目前造船業的訂單的大幅縮水使得船廠的經營舉步維艱,國內廣東、福建、山東、江蘇等造船大省陸續陷入開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。部分船廠甚至破產倒閉,國內造船業面臨洗牌已成定局。
這次危機遠遠要比2008年那次嚴重。但這也許僅僅是造船業冰凍期的開始。“根據造船業的特性,船廠都是提前兩三年接訂單。今年接不到訂單就意味著船廠在今后兩三年內沒有活可做。
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國造船業面臨著如此難堪的情形呢?追究其根源,正是供需兩方的極度不平衡造成了如今造船業的現狀。
在金融危機爆發時,我國造船業曾出現過一次危機。但這次危機并沒有讓船廠意識到危機的來臨。“根據造船業的特性,船廠都是提前兩三年接訂單。在2008年時,雖然當時市場并不景氣,但由于手里有訂單船廠的底氣還是比較硬的。隨后,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出臺了經濟刺激計劃,我國造船業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提振。造船業產能過剩并未因此得到解決。”
嚴峻的生存環境,將導致國內大量的中小型船企倒閉或者被兼并,而國內船企絕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,此輪危機中,大量船企關閉是不可避免的。 優勝劣汰的法則在任何行業都是存在的,希望造船業可以更多在技術上下功夫,以技術取勝,就算在多么嚴峻的生存環境下,都能利于不敗之地。
上一國內海運物流資訊:太倉港區迎來超速時代口岸集裝箱查驗
下一國內海運物流資訊:上半年中遠航運同比下滑99.5% ,微利70萬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