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加深,中國港口的發展形勢日趨嚴峻,無序競爭、同質化重復建設、運行成本剛性增長等,都困擾著港口的發展。如果單一依靠傳統的貨物裝卸倉儲,中國港口的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窄。
“主動轉型發展臨港經濟,充分發揮港口資源要素聚集優勢,使港口經濟不斷朝物流和增值服務方向發展,是當前港口轉方向、調結構的必由之路。”中國港口協會常務副會長陳英明如是說。 5月29日,東北亞現貨商品交易所(以下簡稱“東商所”)在大連正式揭牌。大連港集團成為其重要股東。這是大連港集團從港口經濟走向臨港經濟轉型邁出的堅實的一步。作為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港,大連港集團與東商所建立長期、緊密的合作關系,不僅可以加快港口發展由裝卸型向物流型、貿易型、工業型轉變,有效落實創造市場工程,為實現多功能、全方位、現代化國際強港的目標提供重要支撐,還能進一步提升大連國際航運中心、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城市功能。
“大連港集團的加盟,使東商所現貨交易具有廣闊的業務平臺和功能優勢。參股東商所,也是大連港集團由港口經濟向臨港經濟轉變的一個機遇。”大連港集團派駐東商所并擔任東商所副總裁的王勁松這樣表示。
|
|
|